丽莎会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纱摄影 > 婚纱展示 > 正文
从《闲来笔潭》体味如何做事为官
从《闲来笔潭》体味如何做事为官
提示:

从《闲来笔潭》体味如何做事为官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近来,笔者静下来拜读了吴官正同志所著《闲来笔潭》。这本书乃吴官正同志退休后所写,有童年记忆,有求学经历,有足迹记录,有思想感想,有社会杂谈,还有闲聊记录,诸多等等。 全书语言质朴活泼,内容真实客观,饱含人生哲理。笔到之处,撞击灵魂感触的最深处;文句言语,朴实清新之风扑鼻而来;字里行间,洗涤铅华流露真挚情感。每每读来,感触颇多,奋斗历程令人感动,勤学善思令人敬佩,真挚感情令人神往,奉献情怀令人敬畏。 提笔著文,心中仍惴惴不安,唯恐领悟不深、一知半解。读书明智,作为一名基层组织部长,受益匪浅,督促我尽心履职,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心底无私,始终保持“一袭白袍”,不留墨迹。三点启示共勉之:大气谦诚,坚守为人之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官正同志作为党的高级领导,毫不避讳地把自己童年苦难历程再现,是真实,是豁达,彰显共产党人的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退休后的心态》是官正同志此时此刻内心的真实感想,“人生是一个过程,有上坡、有高峰,但最终都要落幕,这是规律”。住牛棚、吃糠食,衣不裹体,因为家贫险些读不起书……等等,既是吴官正幼年真实写照,也是当时中国农村生活贫瘠的一个缩影。但吴官正从来没有低头,也从来没有畏惧,在他的眼中,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要堂堂正正做人,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身正不怕影子斜,从武汉到江西,从江西到山东,从山东到中纪委,吴官正都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要有优越感,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常人。在武汉当市长时,吴官正很低调,也很朴素,始终保持“平民”市长的本色。 诚如《肝胆相照的几位朋友》里面所写,无怨无悔的肖同智,敢于担当的何浣芬,正直能干的黄懋衡,鞠躬尽瘁的蔡秋芳,都是吴官正值得信赖和尊敬的革命同志,因为他们都心胸宽广、为人正直、对党忠诚。这对于我们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来说,是一种榜样,更是一个方向,要求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敢为人先作表率,有担当,重责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清正廉洁,恪守为官之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官正同志作为国家领导人,无论身处何地,官居何职,都严格要求自己,要求自己身边人,不以权谋私。《点滴在心》中记录,“我最看不惯的是有的领导干部,一有权就谋私,他自己家里的人,包括三亲六故,七姑八姨,除了猫和狗没有安排工作,其余全安排了,下决心调整了他的主要领导职务”。当亲戚找到吴官正办事时,他很不冷静的说:“我死了,你们不过吗?我办不到,别说了。” 不以权谋私,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却是为官者一生恪守的原则。《县委组织部长日记》李青的感悟:“在基层当一名组织部长,要选人用人,又要平衡关系,责任很大,压力也很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来的日子还很长很长……”,我感同身受,但只要坚持原则,德才兼备,好中选优,工作需要,群众公认,严格按程序办,就无愧于心、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雏凤清于老凤声》是对干部年轻化的探索和思考,《三请潘际銮》是对人才的求贤若渴,《过年》是对平凡生活的描述和向往。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更要秉承“公道正派、开明开放、务实高效、清正廉洁”部风,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探索,多一份责任,打造模范部门,建设过硬队伍。勤政为民,扼守干事之要。 “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官正同志作为人民的公仆,无论在任职期间,亦或是闲赋在家,都能扮演好角色,做好份内工作。《十下鄱阳湖》中,吴官正冒着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十次深入鄱阳湖湖区指导工作;《信访局长》中“这个阀门不减压不得了”、“要让群众的日子过得去”、“建立公开接访制度”是对信访工作的深刻体会;《路靠自己走》是对拉关系走后门者的斥责;《可恶的蚊子》、《猴子的启示》更是告诫为官者要屁股干净。 干干净净做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从政的底线,考验着我们党的干部。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升迁,费尽心思,向组织部门靠拢,刻意讨好组工干部,这都值得警惕。“对一些大事,一要讲原则,二要讲多数,三要讲利害”,作为干部娘家的组织部门,作为管干部的组工干部,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立足本职岗位,阳光操作,注重群众公认,用好手中的权力,敢为事业荐人才、用人才。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只要心底无私,身体力行,践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深受群众爱戴。(作者系江西省余干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感1000字左右
提示:

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感1000字左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闲来笔谭》有感
怀 着崇敬的心态,满怀着些许的期待终于读到这本书——《闲来笔谭》。作者吴官正同志和我是老乡,更是本家。官正同志是我们余干人的骄傲,这一点估计在余干没 有人会否认,他也是我们所有余干后辈值得学习而又难以望其项背的典范,这一点也是不容置疑的。官正同志从一介草民,地地道道的草根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 干部应该说的一个传奇,其中或许有机遇,有时代的需要,但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官正同志的内在因素,通过阅读官正的同志的书,让我们更加清楚他的人生轨迹,更 懂得一些人生的真谛,更懂得凡事靠自己才是王道。细细品读书中的文章,慢慢回忆自己的道路,我也有很多感触,其中的某些细节似曾相似,更是产生共鸣。
这是一本写给穷人的励志书。官正同志的家庭其实我在早年已经听说过一二,乌泥和我三塘石柱据说还是有些因缘的。小时候就是听说他的故事长大的,至今还记得有 人这样说“官正同志当上江西省长之后,县里领导去他乌泥老家看望官正父亲时,问老人家有什么要求时,老人只是希望乡里派个人帮他检检瓦。”当时听了不以为 是,觉得这应该是假的,省长的爸爸还会住在乡下?还会住破瓦房?这些传说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至少说明官正同志确实是保持农民本色,不忘自己出身。《闲 来笔谭》中,官正同志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涯中很多细节确实读来让人哽咽,家里因为穷被旁边的人看不起,尤其是亲戚的冷眼相看,甚至是嘲讽,读来让人心酸,其 中的《难忘那夜秋雨》读完后我自己确实是泪从心中来,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确实是给了官正同志很大的打击,同时也给了不断奋斗的动力。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的亲 戚对自己父母的冷言冷语会是怎么样的滋味,我们也可以想象自己的亲戚对自己的困难不给予帮助,反而是挖苦,又是什么滋味?所有的冷眼,挖苦不就是因为贫穷 吗?“我家的亲戚都住的是好房子,只有你们家住的是狗都能跳得过去的房子”这话是我们余干的土话,一般是吵架时才会说出的极度藐视的话,这话我也听过,也 有人对我家讲过,为此当我看到书中的亲戚讲这句话时,我又流出了眼泪,或许是因为同情亦或许是因为切身体会吧。“哼,人穷盐钵里都会生蛆”。这是官正父亲 的话。是的,人穷谁都看不起,包括部分亲戚也是如此,何况别人乎?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官正同志并没有因为家里的极度贫困而放弃,而是不断地与命运一次次 抗争,最后终于赢得了胜利。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别人的帮助,看不到任何所谓的关系。唯一有的是他的张老师和薛老师给予的帮助和人生指点以及他的爱 人张锦裳女士的无私的奉献。但是我仍然是把这些帮助归于他自己的努力,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没有官正同志的自身努力,假如他不是一个有着极度天赋的人,假如他 不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能在余干中学读书么?他能保送鄱阳中学么?答案的否定的。不能去余干中学,他能认识张老师?认识薛老师?认识张锦裳?答案统统是 否定的。因此他有今天靠的是自己不断的努力,靠的是与命运不屈不饶的斗争,直至与死神较劲。他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是穷N代。 但是他却奇迹般地超过当时所有的富二代,官二代。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吗?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家庭背景,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经济条件。这些我们 羡慕也没用,我们应该学习官正同志,做到生命不熄,奋斗不止。用自己的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我们没有背景不要紧,没有金钱不要紧,但是我们不能没 有“气”,有一口气或许就能创造一个好的未来。
这是一本人生哲理书。 书中的人生哲学,我想用官正同志的母校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总结。全书中可以看出官正同志的奋斗史就是清华大学校训的注脚。家庭的贫穷 从来没有让他屈服,人间的冷暖从来没有让他退却。我始终想不通,在那样一个连吃饭都吃不饱的家庭,他为什么能坚持;想不通一个在上大学之前还不知道穿鞋是 什么滋味的人怎么能够坚持;想不通遭遇到亲戚和乡干部嘲弄的他怎么还能坚持;想不通在火车上都遭人嫌弃的他为什么能够坚持。通过通读他的成长史,我才明白 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着明确目标,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我想人生的道路很不平坦,尤其是草根的道路很艰辛,如何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走得好,走得稳,走得 远。只能是不断地坚持,不要去抱怨,不管是面对何种遭遇,官正同志从来不抱怨,而是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当他的母亲和他说“你能读个出息来吗?今后能 不能当个小学老师?”官正同志的回答只是说“不知道,只要让我读,我会努力的”。这个回答我想母亲是难过的,因为她想儿子给她一个希望,但是小孩子的回答 却又是那么模糊。但是我们想想,努力二字好说,做到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官正同志做到了。他一直在努力,所以他成功了。是的,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开始坚持可以做到,长久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所以有人成为伟人,有人资质平平。不要埋怨自己努力没有用,而是要扪心自问我真 的努力了么?
这是一本从政教育书。 历史上不乏从草根阶层成长为“重臣”,但是和官正同时代的人,我想他应该是一朵奇葩。贫民出身的他,知道群众的需求,百姓的困难。所以走上领导岗位后,反 对腐败,关心群众是他的主要工作。官正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自己家里作为老百姓吃了亏之后取得名字。底层出身的他,或许始终打下来农民的烙印,因此他特别讨厌 贪官污吏,讨厌形式主义,讨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此他总挣扎在情与理之间,他清楚地知道他当上领导后,家里都希望得到他的照顾。我想这样的要求其实 并没有什么不妥,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一个当省长甚至是中央大员的哥哥、舅舅、或者是弟弟。家人应该是非常荣耀,亲戚朋友应该得到照顾的。但是这些亲戚并 没有都如愿。为此他还把自己的姐姐气的死,“我死了,你们就不要过日子”。这句话是何等的严厉和不近人情,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时时刻刻为 群众谋利益而不是为亲人谋利益。他也知道“高处不胜寒,身居高位,更应该慎始慎终”。他也明白自己有今天全部是共产党给的,作为党的干部他不能败坏共产党 的名声。这种舍弃小家维护大家的精神应该是党员干部基本的素质。
慢 慢合上书,静静地闭眼。头脑中仿佛看到那个没有官体却又身居高位的老人,口中说着极不标准带有严重余干强调的官正同志正在继续着他的退休生活。作为余干 人,作为本家能为有这样的老乡而感到无比骄傲。他的经历必将激励无数余干贫困学子,激励无数像我这样的余干干部,激励着无数正在为生活打拼的年轻人。

闲来笔潭的作者简介
提示:

闲来笔潭的作者简介

吴官正,男,汉族,1938年8月出生,江西余干人,196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4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动力系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吴官正曾历任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湖北省武汉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市长,江西省委书记、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省委党校校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党政职务。

闲来笔潭的介绍
提示:

闲来笔潭的介绍

《闲来笔潭》,2013年出版,作者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该书分5部分,收录了作者在离开领导岗位后所撰写的随笔、散文、小说等类文章119篇(含随附1篇),是作者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全书贯穿着作者对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的理解,以及质朴情感和精神追求。书中还穿插有作者创作的45幅画作,图文并茂。《闲来笔潭》有夹注,书末并附“主要参考书目”,这在当今随笔散文类“闲书”中实属罕见,或可视为作者为文严谨的体现。